10月8日下午1點半,我院在院樓113報告廳舉行了2015-2016學年國家獎學金和校長特别嘉獎公開答辯會,答辯的評委有院黨委副書記王霄、各專業主任、班主任代表、全體本科生輔導員。
在答辯中,同學們一一陳述了自己對于國家獎學金、校長特别嘉獎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優秀大學生的理解。除了對學習成績的追求之外,大家在道德風尚、學術研究、學科競賽、創新發明、社會實踐等綜合素質方面表現也比較突出。其中2015級的黃聿超同學,不僅在所修25門課程中有21門成績在90分以上,還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每周花十五小時學習ACM競賽的算法,他發揚了“培 ‘優’ 班”的理念,用數據證明自己的優秀;2014級的董子辰用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比賽、第七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總決賽等一系列競賽和獲獎在學科競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13級的方宏堅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中國軟件杯”⼤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二等獎、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明星志願者等等成績述說自己充實的大學生活。在答辯過程中,評委老師對每位同學都提出了問題,同學們都很認真的進行回答。
此次公開答辯,就是運用榜樣作用的原理,鼓勵同學們向優秀靠近,充分發揮評優評獎對學生成長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個性發展。(作者:劉爽)